培养特色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公司产品 > 旗下产业 > 培养特色 > 正文 >
12
2018.01

作者:

确认过眼神,遇上对的课程!一大波博雅课程正在袭来!

C30C



太阳集团7237网站,提供文史哲法贯通的博雅教育,课程设置“少而精”,每学期4-5门主要课程,以小班教学、深度研讨、大量阅读写作、全程导师制为特色,广泛深入地研修中西文明经典,培养员工自由而宽广的整全视野。





社会研究经典:韦伯 | 李放春


李放春

8C11


社会是每个人当下的日常现实,然而我们并不会只是因为生活其中就自然对它有足够深入的了解。人们对于自己似乎熟知的社会世界,有着各种各样想当然的看法、信念,而其中往往充满幻象、误识。“社会科学”的诞生与发展标示了人类寻求在经验事实基础上认识社会方面取得的重要突破,而其本身已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基本人文思想。


社会科学研究不仅仅是一套程式化的操作方法、技术,而更重要的是建立在关于人与社会的深刻经验感之上的思想洞见。通过研读现代西方社会科学主要奠基人——马克斯∙韦伯的经典著作,让我们跟随这位智者一道去领略探究社会与历史、突破重重迷障、洞见其中奥秘的艰难与刺激,并在此思想旅途中培养、磨砺自己的社会科学想象力。






鲁迅专题 | 郭春林


郭春林

DA65


据说,中员工中流传着一句话:“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郭春林老师将用一个学期的课程,使你走出恐惧的阴影,走进一个始终与弱者、被压迫者以及绝大多数普通民众站在一起、嫉恶如仇的鲁迅,一个热爱青年、甘当“中间物”的鲁迅,一个敢爱敢恨、敢作敢当,同时却又不得不在沉重的历史和残酷的现实双重羁绊中矛盾着、挣扎着的鲁迅;见识一个洞幽烛远、深邃博大的思想者鲁迅;领略一个文学者鲁迅超拔卓越的想象力、世界一流的描摹刻画的功力,以及由此形成的因复杂而丰富、因峻峭而瑰奇的文学世界,进而从心底敬畏这个熟悉“壕堑战”、“近身战”等各种战法、又无比韧性、战斗力超强的战士。


钱理群说,鲁迅是二十世纪最伟大、最痛苦、最丰富的灵魂。郭春林老师说,我们只有借助于这颗灵魂才能更加全面、更加深刻地理解二十世纪的中国。鲁迅不仅仅是一个已经消逝的生命,他的生命就是大历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鲁迅不仅仅是窗口,他一个人就是一个世界;鲁迅不仅仅是风景,他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矿藏。因此,走进鲁迅与走进历史必然同步进行,而文本、史实与生命历程展开中的情感就是我们走进历史和历史中的鲁迅最有效的入口。只有了解并理解了历史,才能看清楚现实,也才能在对未来的期待中参与未来的创造。






政治学 | 潘妮妮


潘妮妮

B1C7


欢迎学弟学妹来到Modern Politics的世界。在博雅之前的课程中,你阅读了中西古典哲人对人类和文明的思考,你学习了历史进程的脉络,你接触了启蒙和社会思想的经典,你倾听了嵌入在文学中的每个时代的情感,这些都将有利于你对这门课的学习。


在这门课里,我们将从近现代国家的形成开始,全景式展现现代政治中的权力结构、制度、政府和公共治理的实践及相关研究概念、理论与方法的发展变迁。潘老师认为,与学习规范的政治学理论同样重要的,是了解理论形成发展的现实土壤和思想依据。


希望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我们能进一步增强观察和认识现实政治系统与政治生活的能力,从中发现自己特别关心的问题,并能在问题所包涵的千头万绪的线索中,理出一条清晰的解释路径。


古希腊文明 | 何祥迪


何祥迪

E976


希腊文明与希伯来文明是西方文明的两个源头,尽管我们对“两希文明”这个概念早已耳熟能详,但是《古希腊文明》课程仍然让人惊奇,几乎改变了我们对于古希腊文明的原初看法。


通过赫西俄德的《神谱》和《劳作与时日》,我们翱翔于古希腊人的想象世界,他们那么天真烂漫,想象出一则诸神产生和演变的故事。何老师让我们注意到,西方文明的开端并非那么的美好,那里充满弑父,乱伦,暴力和战争。西方文明神奇的魅力在于,它能够毫不避讳这些邪恶,并从中发展出一种追求秩序和正义的生活理想。


结合荷马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希罗多德的《历史》,何老师让我们看到古希腊人的想象带有浓烈的现实色彩。从阿基琉斯的暴怒到息怒,从奥德修斯的流浪到回家,从波斯战争的开始到结束,这一切都折射出古希腊人追求理性、秩序、正义的崇高努力。古希腊文明“高贵而单纯,静穆而伟大”,古希腊人追求卓越,争当第一,这构成西方人的基本精神,也是我们博雅教育所推崇的精神之一。






文艺理论 | 金浪


金浪

D09D


什么是文学,是文艺理论的根本追问。从柏拉图到德里达,从孔夫子到鲁迅,古今中外的文学家、思想家已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答案:“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把诗人逐出理想国”,“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残忍的”,“文本之外无他”,然而,这些耳熟能详的说法究竟又都包含着什么样的深刻道理?


理论是反常识的思考。金浪老师认为学习文学理论并不是简单地给文学下一个定义,而是要采取理论的态度来面对文学,打破下定义的方式,尽情地在对文学理论的学习中去享受思考的乐趣。在这门课程中,金浪老师将通过生动的文学案例,将深奥烦难的理论问题娓娓道来,带领我们在理论的汪洋大海中去经历思想的冒险。


该课程采取经典阅读与批评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围绕“作者、文本与读者”,“叙事分析:从结构到解构”,“主体认同与精神分析”,“意识形态与文学形式”四大板块来全方位窥探文学理论的堂奥,不仅要学习新批评、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等理论方法,而且还鼓励将之运用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在实战演练中来强化对理论的学习。






秦汉史专题 | 董涛


董涛

BCF7


经过先秦时期漫长的积淀,中国历史进入秦汉时期。从秦始皇实现统一至曹丕代汉,这近四个半世纪见证了帝国的成立和中华文明的孕育醇化。《秦汉史》课程以政治史为主线,旁及当时的经济、文化、军事,既论说帝王将相的谋略与权术,伟业与失败,又展现普通百姓日常的生活与创造,带领同学们一同回到那英雄、才俊、神童、名士辈出的时代,感受中国文化少年时代那质朴刚健的时代精神。






印度宗教哲学 | 朱成明  


朱成明

D005

汤用彤先生曾说,西哲为知识求知识,为真理求真理,“故印度之哲学,均宗教也”。这是责备印度人无能区分宗教与哲学,不能像西哲那样发挥出“纯粹哲学”、“纯粹理论”。朱成明老师认为:这个质疑有个未经检讨的前提,那就是神话、宗教与哲学的对立。而将神话、宗教和哲学对立起来,把解脱(灵魂的自由、生活的拯救)看作外在于知识的实用目的(“主观价值”),这是启蒙以来客体化、认知化哲学处理传统知识时发挥出来的论旨。


在前启蒙哲人那里,最高真实既是“被理知之物”(noēton),也是“被渴求之物”(orekton),“知识”不是启蒙哲学那种认知化、命题化“纯粹理论”,而是一种灵魂状态:是在知行合一之中达成“生活的拯救”、“幸福”、“至福”。知识的纯粹性不是指理性和意欲的分离(“价值中立”),而是指不以世间的有限事物(如享乐、金钱、权力)为终极目标。印度哲学就“至善”(shreyas)、“不朽”(ānantya)、“最上之物”(parama)展开思辨,以求出离(naishkramya)、解脱(mukti),不以世间有限目的为祈向,何尝不是纯粹知识?


我们不能跟随启蒙哲学的偏见来看待印度哲学,反而应该从对印度哲学的学习中,再去重新认识西方前启蒙哲学传统,以期互相发明。本课程以印度哲学中的经典名篇为主,师生将和印度古代那些伟大的心灵一起,去求索这些经典所传达的真实和真理。






古代都城与文化 | 周胤


周胤


F28E


史念海先生曾说:“城在中国历史上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它在最初的作用,主要是为了保护人民生活与生产的安全。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到奴隶制国家的形式出现时,它便初步具有了一国政治、军事和经济中心的性质和作用。具有这种性质的城,便和一般的城有所区别了,于是便又有了都的名称。都就是头,而头在人来说是人的神经中枢,巍然高耸,气象狰狞;发纵指使,都在于头。所以到了大一统的封建制国家成立时,便有了都城和选择、营建都城的重任,都城在全国的地理位置和形势,以及建制规模,都关系着一代王朝的盛衰。”因此,感知并了解中国古代都城的起源与历史发展脉络,即是从一个侧面对中华历史文化结晶的再认识与再理解。


这门课程主要探讨中国各大古都的历史、形制与文化情况,依照“早期中国”、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等历史阶段,依序进行讲授。周老师期望通过具体史料及相关著述的阅读,使同学们了解中国历史上各时期古都之特色,如都城的规划、经济网络、政治背景、日常社会生活等方面。由此,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历史城市地理学、中国古都学等专业领域的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






文化理论与大众传媒 | 刘扬


刘扬


D3B4



如果依循威廉斯的理解文化就是一种特定生活方式的话,那么在现代抑或后现代语境中作为一种特定生活方式的文化存在,已然溶汇于技术媒介变局中。如何理性分析与合法阐释由此改观的共时存在与历时体验,是比特化时代必须直面的时间和空间追问。


本课程立足于现实文化语境和社会发展变迁,以人文艺术和科学技术交互理论为线索,在理论上择选并细读与之关切的审美、技术、传媒等经典文本,意图在文化、政治、美学等面向上展开反思和研讨。力图在将话语实践转换为实践话语过程中,培育员工的问题意识并提升员工的研究能力。






纯粹理性批判 | 谢利民


谢利民


9AC6



“启蒙就是人类摆脱自己加于自身的不成熟状态。”这是康德对启蒙的经典表述。之所以谓加诸自身,乃因为不成熟状态非由缺乏理性所致,而实在于缺乏运用自己理性的勇气与决心。解铃还须系铃人,解开加诸自身的枷锁的钥匙也在自己手中:Sapere aude(要敢于认识)!


然而人类理性自有一种无法摆脱的命运,即理性由自身的本性向自己提出超越了理性的一切能力的问题,由是陷入超越的诉求与有限的能力之间的永无休止的战场,这种命运就叫作形而上学。形而上学的处境要求理性接过一切任务中最困难的一项:Γλῶθι σαυτόν(认识你自己)。按照理性的永恒法则受理理性的合法性保证的请求的法庭,就是纯粹理性批判。


作为“曾在欧洲写下的最重要的书”(叔本华语),《纯粹理性批判》历来不乏受众,然诸解说家多各取所需,随心剪裁,或言先验认识论,或言基础存在论,六经注我,一为己用。有鉴于此,谢利民老师力主回到康德,通过对《批判》中、德版本的对照研读,各以读者自己的理性把握康德本人真正的哲学动机与问题意识。阅读哲学经典不是“解经”,而是在古今对话中通过理性批判实现自我启蒙。






中国现代文学 | 李广益


李广益


856F


“读他的文章,肯定会碰到影子般的东西。这影子总在同一个地方。虽然影子本身并不存在,但光产生在那里,也消失在那里,据此暗示着它的存在,有那么一点黑暗。倘若漫不经心一读而过,注意不到也便罢了。然而一旦发现,就会难以忘

怀。就像骷髅舞动在华丽的舞场,到了最后骷髅会比起其他一切更被认作是实体。”(竹内好《鲁迅》)

毫无疑问,面对暗影无从遁逃的鲁迅,和我们在基础教育阶段所记诵的鲁迅,有着本质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不是源于语言和文化的不同,而是阅读的丰广,思考的自由,以及沉浸文本之中的玩味、揣摩。藉由这样的进路,我们才得以进入鲁迅的心灵深处,体认思想巨人的洞见与困惑,亦得以重返现代中国的精神开端,在“五四”的青春激荡中,在诗与真的往复纠葛中,在中国何去何从的迷茫和追问中,听见伟大心灵的历史回声。百年之后依然余音绕梁的文学表达,使今天的我们成为更加自由而整全的中国人。






人类学经典 | 代启福


代启福

77E2


无论在课堂,还是在课外,“我们”总是被教导,西方与非西方,地方与世界既是独立的,也是对立的。古典人类学家试图挑战这种观念,强调全球文化的关联与跨社会集团间的交流。故此,《人类学经典》课程选取了弗雷泽的《金枝》、涂尔干的《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莫斯的《礼物》和葛兰言的《中国文明》为核心文本,重点讲述神圣王权、图腾制度、礼物交换,以及上古中国的社会类型与王位承袭制度等议题。课程通过中西文本细读与对读,既展现了古式文明社会间的普同“政治”观念与特殊的社会形态,也展现了古典人类学家对社会整体性的把握与人的整体性的诠释。


代启福老师认为人类学是一门通过文化来研究人类共性和他性的学科,它一部分属于科学,一部分属于人文,甚至包括研究者自我。员工通过人类学经典文本的研读,能培养跨文化比较的辩证能力与“文化自觉”的气度。






中华民国史 | 张华


张华

D5B9


中国近现代史主要介绍中国在近代遭遇西方冲击后,中国人民自强不息、不断进取的具体历史进程。时间虽仅及一个半世纪,但却不止一个半世纪。在中西古今新旧之变的历史展开过程中,它还包含了三千年的世界经验与五千年的中国文明。这一复杂历史内涵,要求我们较为复杂的观察、思考这一历史进程。


张华老师认为,文明史视野是一个对中国近代史的历史展开分析较佳的视野,因为这一视野不仅是对近代中国重新构建一种新文明国家历史的确认,同时也是深入揭示这一新文明重构过程的艰难性的理想途径,因为它能清晰呈现出中西古今折冲后新文明国家的独特性。


张华老师要求对一手文献进行阅读,而非限制于二手研究成果,这样能更加直接进入历史语境,触碰彼时历史境遇中的问题,获得历史感。在细致分析解读史料中,感受不同文明经验的冲突。






古代汉语 | 万曼璐


万曼璐

12343


在大学里学“小学”?看起来似乎有点荒谬。然而古人八岁入小学,即学习文字、音韵、训诂之学。其为一切学问之根本可知。正如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所言:“盖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博雅研习经艺,体悟前人之所垂今,亦必以“小学”为根本,“本立”而后才有“道生”。


万曼璐老师的“古代汉语”课程,即以文字、音韵、训诂、文献等“小学”知识为主要内容,强调“实事求是”、“无征不信”的严谨态度。学习此门课程,既为古典文献的阅读扫清障碍,帮助我们获得自由阅读古书的能力;又探讨古代汉语的历史发展规律与特征,让我们了解汉语在世界语言中的位置与贡献;同时,还将语言的发展放置于历史文化背景之中,以“小”见“大”,立“本”生“道”,有助于我们通过语言的窗口认识历史,认识华夏文明。






族群与边疆 | 韩腾


韩腾

10763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五十六个民族(包括未识别民族)及其祖先,几千年来一直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许许多多的民族经过接触、混杂、连结和融合,最终汇聚构成了今天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所以说中华民族并非五十六个民族的简单叠加,而是彼此之间相互依存、休戚与共的统一体。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与西方列强的对抗中开始出现,相应地关于族群与边疆的研究也是在这一时期逐渐为社会各界所重视和关注。国内外的民族学家和人类学家对族群的研究,不仅关注族群间的世系、语言和文化特征,而且还强调族界互动与社会建构;而边疆则是以特纳(victor turner)和拉铁摩尔(Owen Lattimore)为代表的美国学者所关注的“受文明影响弱”的地区,认为往往是这些不同文明间的互动地区才会对整个人类的历史与文明的进程带来重大影响。


《族群与边疆》课程将基于中国历史与现实,系统研读族群与边疆研究相关理论,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提供更加清晰和客观思考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