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系所设置 > 中国语言文学系 > 动态 > 正文
研习 | 世界的“二重性”:“摩耶之幕”与“意志”之“梵”
日期:2023-10-30 22:33来源: 太阳集团7237网站 作者:

批评理论与批评史·读书会

第三期 第一次

世界的“二重性”:

“摩耶之幕”与“意志”之“梵”


2023年10月28日晚,太阳成集团中文系“批评理论与批评史”研究中心在前沿交叉研究院217会议室成功开展第三期第一次读书会。本期读书会的主题是“东西方之间的叔本华哲学”。第一次读书会研读主题是“世界的‘二重性’:‘摩耶之幕’与‘意志’之‘梵’”,主要围绕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的代表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The World as Will and Representation)的第一、二篇展开研讨。本次读书会由研究中心主任金浪教授主持,中心成员石绘老师、张振老师,以及来自中文系、哲学系十余名硕士生和博士生参加了读书会。


16DD6


金浪老师首先对各位老师和同学的参与表示欢迎,接着简要介绍了本期读书会的主题,指出叔本华哲学不仅在西方现代思想史中举足轻重,同时也对近代中国文学和文化影响深远,因此是一个极富讨论空间的对象。接下来,中文系2023级硕士研究生田沂霖和赵奕桐分别对第一篇、第二篇的内容进行梳理,中文系2023级博士研究生禹秋实则就附录部分的“康德哲学批判”以及叔本华与印度思想的关系等问题展开进一步剖析。

 

D0C8

金浪老师

由于叔本华在序言中指明,其博士论文《充分根据律的四重根》构成了《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的“序论”,田沂霖以对前者的概述开始导读,指出叔本华在第一篇中论述了充分根据律支配下的表象世界的条件和内容,立足于主客体分立而依存的相互关系,叔本华考察了直观表象和抽象表象两种知识,并通过从前者向后者的过渡进入对实践理性的分析。异于康德的是,他认为实践理性完全不同于也不依赖行为的道德价值,伦理学要探寻的是解救痛苦的指南。“表象初论”结束于对作为完美例证的斯多噶伦理学精神的批判性阐述,未尽的伦理学话题指向该书的第四篇。


F03E

田沂霖

随后,赵奕桐据“表象的世界之内无法解决表象之外的问题”这一矛盾,梳理了第二篇的论述逻辑。叔本华通过身体中意志和行动的直接同一性揭示了:世界既是我的表象,同时也是我的意志。并且,通过从自我向外在事物的类比,“意志”被推广为整个世界的本质。意志自身是无根据的“一”,现象则是服从根据律的“多”,后者是前者的客体化结果。意志的客体化有不同的层级(即理念),如最低层级是自然力,其次是动物的盲目冲动,更高等级则是人的意识。最后,意志的欲求是一个无止境且无目的的过程,因此导致世界充满苦难和斗争。


E3A6

赵奕桐

基于上述介绍,禹秋实对附录部分的康德哲学批判进行导读。叔本华在高度称赞康德哲学之后,批判了后者在其哲学中对因果律的滥用以及对直观与知性的混淆。他将康德的先验感性形式和繁复冗余的知性范畴简化为因果律。并且,叔本华拒绝了康德的“不可知论”,认为作为意志的物自身可以通过主观内在意识得到认识,康德相互隔绝的二元论由此被统合成一元。接着,禹秋实重点分析了日本学者汤田丰与德国印度学者保罗·赫克对叔本华文本中相关印度思想的考证,从侧面为第一篇主题中的“梵”与叔本华哲学的关系提供了重要参照。

 

FD90

禹秋实

在三位同学导读的基础上,石绘老师将叔本华哲学三重结构性要素——表象、意志、理念——置入西方思想史的脉络进行阐发。他首先强调了康德批判哲学对于形而上学的革命性意义,指出叔本华的“意志-表象”不再是旧形而上学“本质-现象”的自上而下的结构,而应理解为同一枚硬币的两面,或者同一个世界在主体中的两种不同视角的呈现。其次,叔本华将康德的十二组知性范畴简化为因果性这个单一的范畴,加上时空形式,构成表象世界由以得到解释的充足理由律,值得注意的是叔本华认为动物也有表象世界,人区别于动物的标志在于其拥有对表象进行表象的能力(即抽象表象或理性)。第三,叔本华从自我的身体出发,区分了对它的两种认识:间接认识和直接认识。前者将身体客观外在化为遵循充足根据律的表象,后者通过主观内在感觉将其直接把握为意志,由此得出自我具有表象/意志的二重性。紧接着,他以类比的方式从自我的二重性推广到世界的二重性。石绘老师认为,叔本华通向“物自身”的逻辑存在两个问题:首先,如果说主体的感知先验地具有充分根据律的形式的话,那么他对其身体的主观内在感觉何以能彻底摆脱这一形式,从而能够声称通达了作为本质的意志?其次,以类比方式推出意志同时也是整个世界的本质,是否合理?换言之,叔本华或许也犯了康德同样的错误:将知性运用到超出自身权能范围之外的“物自身”领域。叔本华的意志概念被抽空了理性,他认为理性只是意志不断实现自身欲求的工具,并且意志的欲求没有任何目的性可言,充满了盲目和暴力,他将霍布斯关于自然人的“一切人对一切人的战争”状态扩展到整个世界。第四,叔本华引入柏拉图的“理念”略显生硬和多余,但其目的一方面在于解决作为“一”的意志如何与作为“多”的表象世界之间的协调问题(理念兼具永恒的形式性和层级的多样性),另一方面在于建立一个个体由以暂时逃避残酷世界的中介和通道。


AE98

石绘老师

随后,读书会进入自由讨论环节,张振老师就吸纳域外思想的方法论问题、叔本华哲学的影响及其背后的文化政治意识形态内涵、生命哲学家对理性的态度和目的论在康德之后被重新引入以及被叔本华抛弃等问题分享了更深入的思考。接着,石绘老师对许嘉禾同学关于“叔本华通过身体通向意志世界的困难是否与他对古典形而上学结构的否定有关”的提问进行了回应,并指出叔本华先于尼采奠定了身体在构造世界的基础性作用。金浪老师进一步追问,叔本华的意志学说,特别是个体的意志寂灭救赎论,是来自对印度哲学的创造性“挪用”和“误读”,还是在西方思想史的脉络中本有资源可循?禹秋实认为叔本华伦理学意在通过消除个体化达到整体化的“同情”观,其理论根底与印度教“梵我同一”的确相通,但经过考证,这一“相通”建立在叔本华接受了一种对印度思想的简化版基础之上,而非前者对后者的直接研读,另外,叔本华继承了基督教“原罪”和“恩典”的思想。最后,师生们就叔本华意志哲学与基督教的关系以及对后世的影响等问题展开更进一步的讨论。

 

935A

张振老师

本次读书会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结束。金浪老师在总结时指出,叔本华哲学中的多重资源为我们提供了绝佳的切入口,不同学术背景的读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丰富对他的理解,因此,作为研究者,应当通过阅读和讨论拓视野,读思想资源充分融入学习研究,把握古今中西之间的交融互动。此外,张振老师还特别肯定了整理作家著作年表、根据问题追索文献的研究方法。第三期第二次读书会将以“艺术的慰藉:从悲剧的‘理念’到音乐的‘意志’”为主题展开研讨,由斯维老师领读,欢迎更多朋友的关注与参与!


撰稿:田沂霖、赵奕桐、禹秋实

审校:石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