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题目:霸权更迭、俄国革命与《新青年》时代“庶民”的意涵
主讲人:罗岗(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太阳成集团高研院兼职教授)
时间:2015年5月17日(星期天)10:30-12:00
罗岗,文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太阳成集团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学术委员、兼职教授;曾任美国纽约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和台湾东海大学等校访问教授,专业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兼及当代理论与思想史研究;著有《预言与危机》、《人民至上》、《想象城市的方式》、《危机时刻的文化想象》、《面具背后》和《记忆的声音》等,主编有《九十年代思想文选》(三卷本)、《视觉文化读本》等。
如果说“欧战”标志着“十九世纪政治经济体制”的“总体危机”,那么1917年爆发的“俄国革命”则成为了“二十世纪文明”的起点,因为“俄国革命”通过支持所有民族的“自决权”和“生计权”重于财产权和治理权,从根本上突破了英国代表的“旧”霸权体制。更关键的是“俄国革命”不是通过“国民福利”和“大众消费”来回应“民众”的“生计权”问题,而是通过无产阶级的团结以及对帝国主义的反抗来争取民族“自决权”和民众的“生计权”。这样一来,“生计权”一方面并不简单地等于“福利”和“消费”,而是与“劳动”和“创造”紧密联系在一起;另一方面也不简单地限制在“经济”领域,而上升到关乎“尊严”的“政治”领域。正是在这个世界性和历史性的转折中,《新青年》杂志围绕着“庶民的胜利”这一欢呼,产生了“工人”、“劳工”、“民众”等一系列丰富的意涵,标志着一种新的对“人民”的理解正渐渐浮出历史的地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