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公司产品 > 研究生教育 > 通知公告 > 正文 >
20
2017.03

作者:
李飞雨

罗岗:霸权更迭、俄国革命与《新青年》时代“庶民”的意涵

RhM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2015年5月16-17日,太阳成集团首届“文字斋研究生论坛”在文字斋学术报告厅顺利举行。在论坛的闭幕阶段,太阳成集团高研院学术委员、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罗岗教授做了题为“霸权更迭、俄国革命与《新青年》时代‘庶民’的意涵”的精彩演讲。演讲由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陈越副教授主持,太阳成集团高研院特聘研究员李放春老师进行评议。

IMG_5829.JPG

首先,罗岗老师通过陈独秀《每周评论·发刊词》和李大钊发表在《新青年》五卷五号上的《庶民的胜利》切入,指出“欧战”胜利之后新的倾向,两人进行不同的阐释,提出人类历史发展的两条道路,一是威尔逊总统所代表的美国式发展,二是以列宁为首的苏维埃俄国道路,面对这样的国际局势,中国将要做出怎样的选择。

其次,罗老师在陈独秀“创造二十世纪之新文明,不可因袭十九世纪以上文明为止境”的基础上,提出二十世纪对十九世纪的克服,一战之后,中国人对于十九世纪西方完美现代化世界的想象开始破灭。接着,罗老师从“短暂的二十世纪”和“漫长的二十世纪”两个维度来阐释一战、俄国革命的历史价值以及资本主义霸权更迭的过程,通过“短暂的二十世纪”对“漫长的二十世纪”的反抗,十九世纪英国资本主义建立起来的“双重意义上的排斥”(财富权高于自主权和生计权),在遭遇了俄国革命对所有民族的自决权以及生计权重于财产权和治理权的支持而开始解体,“现代社会依靠无产阶级过活”,俄国革命成为世界革命的先声。

接下来,罗老师就列宁的“民族自决权”和威尔逊“十四点计划”中民族自决原则进行了对比,在如何满足民众的生计权上,俄国革命与美国新政有所区别。因此,生计权一方面并不简单等于福利和消费,而是与劳动、创造紧密相连;另一方面也不简单的限制在经济领域,而上升至关乎尊严的政治领域。

最后,罗老师回到了李大钊在《新青年》所提到的“庶民”,通过“庶民”的发展历程,由“无产庶民”和“劳工联合”的“庶民的胜利”,到蔡元培关于“劳工神圣”和毛泽东“劳动三权”的提出,开启了二十世纪中国对于劳动者及其尊严和权力的持续探讨,并宣称《新青年》时代的“庶民”最终指向了共和国《国歌》赋予的“人民主权”。

_MG_5836.JPG

讲座结束后,李放春老师进行了评议。他认为罗老师的演讲将《新青年》的“庶民”放到全球视野中,突出了其政治、经济内涵,并从福山的“历史终结论”和“庶民”的义理和考据的落差,对罗老师的演讲进行了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