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废名:《我怎样读论语》,《废名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471、1469页(版本下同)。
[2]废名:《响应“打开一条生路”》,《废名集》,第1424页。
[4]废名:《二十五年我的爱读书》,《废名集》,第1347页。
[5][6]废名:《一个中国人民读了新民主主义论欢喜的话》,《废名集》,第1944、1950页。
[7]废名:《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废名集》,第971页。
[8]罗志田:《经典淡出之后的读书人》,《读书》2009年第2期。
[9]钱穆:《论语要略》,商务印书馆1925年版,第1页。
[10]废名:《我怎样读论语》,《废名集》,第1471页。
[11]废名:《关于派别》,《废名集》,第1312页。
[12][13[废名:《读朱注》,《废名集》,第1477、1478页。
[14]废名:《黄梅初级中学同学录序三篇》,《废名集》,第1411页。
[15]废名:《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废名集》,第1119页。
[16]废名:《关于派别》,《废名集》,第1311页。
[17]废名:《孔门之文》,《废名集》,第1373页。
[18]废名:《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废名集》,第1122页。
[19]张一帆曾用“以教育哲学代政治哲学”来概括小说中莫须有先生的治国理想,本文则侧重这种构想的来源、时代语境和现实针对性。参见张一帆《新文学家的儒教乌托邦理想——论废名〈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的主题》,《文艺争鸣》2017年第7期。
[20]废名:《一个中国人民读了新民主主义论后欢喜的话》,《废名集》,第1982页。
[21]袁一丹:《知堂表彰禹稷臆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0年第1期。
[22][25]废名:《一个中国人民读了新民主主主义论后欢喜的话》,《废名集》,第1955、1948页。
[23][24]废名:《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废名集》,第1086、1055页。
[26][27][29]废名:《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废名集》,第1085、1085、809页。
[28]废名:《我怎样读论语》,《废名集》,第1470页。
[30]周作人:《〈论语〉小记》,《苦茶随笔·苦竹杂记·风雨谈》,岳麓书社1987年版,第14页。
[31]徐复观:《向孔子的思想性格的回归》,《儒家思想与现代社会》,九州出版社2014年版,第243页。
[32]张一帆认为《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频频引用《论语》这一“形式特征”是“主客观在《论语》的规范中和解、交融”的表现,是较准确的看法。本文试图说明,若理解这种“交融”如何内在于儒家哲学的独特性,则可对此“形式特征”之内涵有更深把握。参见张一帆《作为“传记文学”的〈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9年第1期。
[33]废名:《我怎样读论语》,《废名集》,第1474页。
[34]废名:《响应“打开一条生路”》,《废名集》,第1421页。
[35][36]废名:《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废名集》,第1041、892页。
[37]废名:《我怎样读论语》,《废名集》,第1471页。
[38]废名:《一个中国人民读了新民主主义论后欢喜的话》,《废名集》,第1945页。
[39]废名相对于当时许多非左翼知识分子都更为轻易地完成了对新政权的接纳,亦有此方面原因;其与自由主义作家的分化及其背景可参见崔文骏《儒佛互摄与“新文学”的方向——论1940年代废名文学观念的形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2年第6期。
[40]熊十力:《论汉学》,刘海滨编:《熊十力论学书札》,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年版,第290页。
[41]吴小如:《读止庵编〈废名文集〉琐记》,《文史知识》2002年第12期。
[42]北京大学员工自治会北大半月刊社编印:《北大1946—1948》,1948年版。
[43]曹顺庆:《“〈春秋〉笔法”与“微言大义”——儒家经典的解读模式与话语言说方式》,《北京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
[44]约瑟夫·阿·勒文森:《梁启超与中国近代思想》,刘伟、刘丽、姜铁军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页。
[45]废名:《我怎样读论语》,《废名集》,第146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