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维规/Faculty

姓名:方维规

职称:教授

职务:弘深杰出学者

学位:

邮箱:

电话:

地址:

方维规,上海人,太阳成集团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太阳集团7237网站教授,弘深杰出学者,博士生导师。1986年至2006年在德国学习和工作,获哲学博士学位和德国教授学位,先后在特里尔大学、哥廷根大学、埃尔兰根—纽伦堡大学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2006年归国,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特聘教授、文艺学研究中心研究员,2012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21年入选欧洲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中西比较诗学、比较文学、概念史、文学社会学、海外汉学研究。德文专著五部,中文专著七部,英文专著、编著各一部,中文编著五种,译作四部(中译德,德译中),论文百余篇。



教育背景
工作经历
研究领域

中西比较诗学、比较文学、概念史、文学社会学、海外汉学研究


 

人才称号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2)

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Academia Europaea)外籍院士(2021,“文学与戏剧”学部)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020

表彰奖励

1. 2013年,《文学社会学新编》(主编)获北京市高等公司产品成果二等奖

2. 2017年,《西方与中国:西学在晚清中国的传播》(德文版)获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著作二等奖。

3. 2020年,《20世纪德国文学思想论稿》获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著作二等奖。

4. 2024年,《概念的历史分量:近代中国思想的概念史研究》获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著作三等奖。

学术兼职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科学规划评审组成员

德国“跨文化对话国际协会”常务理事

社会兼职
科研项目

(一)主持项目

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西方早期中国文学史纂及其影响研究”首席专家

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世纪西方的中国文化研究与中国形象”

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西方与中国——西学在晚清中国的传播”(德语,独立承担)

(二)主研项目

1. “毛泽东后时代的中国文学理论”研究项目(德国特里尔大学)

2. “近现代汉语学术用语”研究项目(德国哥廷根大学)

3. “互联网与中国——全球媒体的地域与文化特色”研究项目(德国特里尔大学)

4.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世纪外国文学思想史”子课题负责人(负责德国部分)

5.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海外汉学与中国文论”子课题负责人(负责“中国文论在欧洲”部分)

著作出版

(一)专著

1.《“世界文学”推原》(“文艺研究”小丛书),文化艺术出版社,2022年。

2.《历史的概念向量》,生活·读书·知新三联书店,2021年。

3.《什么是概念史》,生活·读书·知新三联书店,2020年。

4.《中国近现代文明、文化概念》(英文版:Modern Notions of Civilization and Culture in China),“中华思想文化核心概念丛书”(Key Concepts in Chinese Thought and Culture)之一,王维东译,Palgrave Macmillan,2019年。(波兰文版:Współczesne wyobrażenia na temat cywilizacji i kultury w Chinach, trans. by Julia Mraczny, Toruń: Time Marszałek Group, 2022

5.《概念的历史分量:近代中国思想的概念史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

6.《文学话语与历史意识》(当代中国比较文学研究文库),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年。

7.《20世纪德国文学思想论稿》,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

8.《西方与中国─西学在晚清中国的传播》(德文版:Der Westen und das Reich der Mitte - Die Verbreitung westlichen Wissens im spätkaiserlichen China),Harrassowitz,《汉学文库》之二十七,2013年。

9.《觉醒与反抗时代的自我认识:中国现代文学1919-1949》(德国教授论文,德文版:Selbstreflexion in der Zeit des Erwachens und des Widerstands - Moderne Chinesische Literatur 1919-1949),Harrassowitz,《中国思想史与文学论丛》之七,2006年。

10.《互联网与中国─数字化生存》(德文版:Das Internet und China – Digital sein, digitales Sein im Reich der Mitte),Heinz Heise,2004年。

11.《德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1871-1933:比较文学形象学研究》(德文版、博士论文:Das Chinabild in der deutschen Literatur, 1871-1933. Ein Beitrag zur komparatistischen Imagologie),Peter Lang,1992 年。

12.《布莱希特与鲁迅─论“陌生化效果”》(德文版:Brecht und Lu Xun. Eine Studie zum Verfremdungseffekt),Centaurus,1991年。

13.《布莱希特》,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年,143页。

(二)学术随笔集

1.《言辞的余波》(日知文丛),浙江古籍出版社,2023年。

(三)编著

1.《海外汉学与中国文论(欧洲卷)》(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

2.《世界文学中的张力》(主编)(英文版:Tensions in World Literature: Between the Local and the Universal),Palgrave Macmillan,2018年。

3.《思想与方法:地方性与普世性之间的世界文学》(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

4.《思想与方法:近代中国的文化政治与知识建构》(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

5.《思想与方法:全球化时代中西对话的可能》(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

6.《文学社会学新编》(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四)译著

1.《爱情的故事─德语国家情诗三百首》,作家出版社,1996 年。

2.《问鹤─白居易诗一百五十五首》(Den Kranich fragen. 155 Gedichte von Bai Juyi,德汉对照本,合译者:诗人魏兰德 Andreas Weiland),Cuvillier1999 年。

3.《欲望地理》(长篇小说,原作:Jürg Federspiel: Geographie der Lust),译林出版社,2000 年。

4.《比较文学导论》(原作:Hugo Dyserinck, Komparatistik. Eine Einführung),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论文发表

代表性论文(按时间顺序):

《别裁伪体再论“诗”——lyric的历史演变及观念形态》,《文艺研究》2023年第12期。

《重省西方早期中国文学史纂的知识起源——与范劲教授商榷》,《文艺争鸣》2023年第9期。

《弗·施莱格尔与德国浪漫派的“文学”概念解证》,《北京大学学报》2023年第2期。

《语言的规定性——西方学者关于汉语汉字与中国文学之关系的早期思考》,《文艺研究》2022年第8期。

《似“诗”而非谈“文学”——误译背后的概念史问题》,《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期。

《“新世界文学”与“跨文化”》,《中国比较文学》2022年第1期。

《概念史与历史时间理论——以科塞雷克为中心的考察》,《近代史研究》2021年第6期。

《领悟中国精神世界和审美观——葛禄博〈中国文学史〉要义》,《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6期。

《佛学既昌,新意杂陈——德国早期中国文学史纂中的佛教影响论说》,《文艺争鸣》2020年第10期。

《起源误识与拨正:歌德“世界文学”概念的历史语义》,《文艺研究》2020年第8期。

《关于概念史研究的几点思考》,载《史学理论研究》2020年第2期。

《关键词方法的意涵和局限——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重估》,《中国社会科学》2019年第10期。

《历史形变与话语结构——论世界文学的中国取径及相关理论问题》,《文艺争鸣》2019年第7期。

《“形成的”和“做成的”:重评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南国学术》2019年第2期。

《何谓世界文学?》,《文艺研究》2017年第1期。

《“跨文化”述解》,《文艺研究》2015年第9期。

《何为启蒙?哪一种文化?——为纪念新文化运动百年而作》,《探索与争鸣》2015年第6期。

《“病是精神”或“精神是病”——托马斯·曼论艺术与疾病和死亡的关系》,《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

《文学的位置与批评的空间》,《文艺研究》2014年第3期。

《概念史八论:一门显学的理论与实践及其争议与影响》,《东亚观念史集刊》第四期(2014)。

《“究竟是谁能够体现时代?”——论许京的文学趣味社会学及其影响》,《文艺研究》2013年第5期。

《“中间道路”的艺术史观——豪泽尔艺术社会学思想探析》,《学术研究》2013年第4期。

《一个有悖史实的生造“衍指符号”——就〈帝国的话语政治〉中“夷/barbarian”的解读与刘禾商榷》,《文艺研究》2013年第2期。

《文学解释学是一门复杂的艺术——接受美学原理及其来龙去脉》,《社会科学研究》2012年第2期。

《“文学作为社会幻想的试验场”——另一个德国的“接受理论”》,《外国文学评论》2011年第4期。

《“经济”译名钩沉及相关概念之厘正》,《学术月刊》2008年第6期。

《“Intellectual”的中国版本》,《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民族主义原则损伤之后——中国一百五十年羡憎情结》,《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经济”译名溯源考——是“政治”还是“经济”》,《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论近现代中国“文明”、“文化”观的嬗变》,《史林》1999年第4期。

 

开设课程
招生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