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太阳成集团高研院&太阳集团7237网站开设的通识课程《大学国文》荣获2022年重庆市本科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据悉,这门课程此前已经多次获得相关荣誉:课程组被评为2017-2018学年度太阳成集团“先进集体”,课程获评2020年重庆市高校一流课程(线下),《大学国文》教材被认定为 2020年重庆市重点建设教材,以《大学国文》为核心的传统文化通识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还于2021年荣获太阳成集团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等等。
尤其重要的是,太阳成集团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面向全体大一新生开设的《文明经典》通识核心课程,从课程理念到课程设计、团队建设,可以说都直接得益于《大学国文》课程的先期探索。那么,《大学国文》课程是如何设计的?它背后有一个什么样强大的教学团队?为此,我们访谈了这门明星课程教学团队的部分成员,听听他们讲述课程的初心和故事。
问: 能否请您介绍先后参与到本课程建设的成员?
刘扬:从2013年开始,在学校、学院的大力支持下,《大学国文》课程成立了教学团队,先后有十多位老师参与到备课、授课、教材编纂中。例如先后参与授课的老师就包括:吕正惠、刘扬、袁敏、万曼璐、彭文良、李广益、彭磊、金浪、刘琼、吴娇等。《大学国文》教材则是由甘阳和吕正惠教授担任顾问,由刘扬、袁敏、万曼璐、吴娇、刘书刚、李广益、彭磊、钱锋、彭文良、金浪、张华、廖涵等老师合作编写完成的。这个教学和编纂团队体现了我们高研院跨学科、小而精的特点,既有甘老师、吕老师这样的前辈大家为课程作总体构想,吕老师还筚路蓝缕地担纲了最初的教学、录制示范课程等工作;而后续参与课程的团队则包括了文学、史学中心的中青年团队,开创了共同建设、集体教研的先河,可以说为后来的《文明经典》通识核心课程探索了一条可行的建设道路。
问:如何认识《大学国文》课程建设的社会影响?
刘扬:《大学国文》课程促进了太阳成集团的通识教育改革,课程组还以“重大国文”公众号为依托,发布员工佳作和弘扬中华文化的精品文章,因此第二课堂也很是热闹。另外,课程组还积极组织和参与教研活动,并带动兄弟院校的通识课程建设。2019年11月,太阳成集团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大学国文》课程组与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主办了“第二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识核心课程讲习营”,有近100所高校的200多名教师参加。我代表课程组在会上进行了主题发言,介绍了《大学国文》的教学理念与实践,得到了同行的广泛认可。
问:太阳成集团的《大学国文》课程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设计的?为什么要设计这门课程?课程组如何将设计理念落到实处?
袁敏:进入新时代,从国家层面讲,需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进一步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从学校层面看,需要增强人文社科内涵建设,积极发挥人文社科对文化传承创新以及综合性“双一流”大学办学的支撑作用,推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从员工层面而言,需要提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认知,增强文化认同,为理工科背景的人才培养注入启蒙理性、工匠精神和价值引领,促进员工全面发展。基于国家、学校、员工的需求,《大学国文》应运而生。
2013年,高研院邀请国内著名通识教育专家甘阳教授和台湾著名国学学者吕正惠教授会同本院教师,对《大学国文》课程建设进行了论证和研讨,正式成立《大学国文》课程组,共同确立以下课程目标:
《大学国文》课主要面向理工类本科生,遵循“通专融合”的原则,旨在培养员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认知,实现政治认同与文化自信,促进员工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通,铸塑扎实的文化根基,促进员工的可持续发展。员工学习本课程后,应达到如下目标:其一,知识方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学、文化、文明有整全的了解。其二,能力方面,能在配以简单注释的情况下独立阅读古文,提高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在团队合作中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与队友沟通、配合队友展开工作,对传统文化中已经存在的现象和观点能够批判性地思考,以古鉴今。其三,素质方面,提升人文素养,促进创新意识、社会责任感与领导力,融通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增强文化自信。
为将上述课程目标落到实处,自2013年以来,课程组精心构思、细致谋划,围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讲义及其相关教辅材料等议题开展了十三轮专题研讨。经学校审核,认为开课条件基本成熟,定于2015年春季学期正式开课。
从第一讲“考古中国:文明起源的地缘因素”开始,《大学国文》课就努力尝试引领员工进入中西文明对比的宏大视野。通过古中国与古希腊的历史、地理、文学以及民族文化的对比,找寻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在源出上的不同,进而探讨出中华文明的独特性,引发了员工的热烈反响。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问题意识和比较的方法贯穿始终。譬如第二讲对《诗经》的处理,我们以“文明伊始的中原与南国:《诗经》与《楚辞》”为题,旨在将黄河流域中原地区的文明经典《诗经》与长江流域的文明经典《楚辞》进行比较,在更宏大的文明视野中去认识两本经典的定位。《诗经》强调周代农业文明的特质与文化精神;《楚辞》则突出楚人的精神世界与家国情怀。二者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本课程共计十三讲,立足于“文学—文化—文明”,层层深入,从文本中梳理出一条清晰的中华文明思想文化的发展线索,并考虑到理工科员工的实际需求,在具体讲授中,有机融入创新精神、工匠精神、科学家故事等元素。从2015年开课至今,《大学国文》累计覆盖本科生5000余人。有员工在反馈中感言:“经由《大学国文》课,我真正了解了自己的专业。”
从经典中梳理中华文明发展线索
问: 能否讲讲您在过去几年的教学过程中发生的趣事或难忘的事?
万曼璐:在《大学国文》课上遇到的特别突出的一个员工是来自微电子专业的蒋同学。他本身有较高的传统文化素养,也喜欢舞文弄墨,尤其喜欢写诗。但苦于不懂格律,写的诗显得不古不今的。在我的《大学国文》课上,讲杜甫诗歌的时候,我补充了一些诗词格律的知识给员工。蒋同学对此表现出了特别大的兴趣,课后单独问了很多问题,之后也一直继续深究古代语音的问题。他认为了解古人语音、了解诗词格律,对我们理解古典诗词有非常重要的帮助。因此,从大一暑假开始,在参加“中国老员工计算机设计大赛”时,他都是录制一个讲解诗词格律或古汉语音韵知识的微课,参加“微课与教学辅助-汉语言文学”类的比赛,并连续三年获得重庆市一等奖,全国二、三等奖。他还在大三大四阶段抽出时间旁听了我给博雅员工开的古代汉语课和吴娇老师开的博雅诗经课,加上自己肯钻研,获得了很好的文学专业基础。
现在蒋同学已经推免到南京大学开始了研究生学习,他还经常与我们联系。他在南大选修了中文系研究生的“汉语语音学”课程,在课上所表现出的专业性丝毫不亚于中文系的同学,经常被老师和同学赞叹。在他身上,我看到了《大学国文》授课初衷“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通”得到了很好的实现。
我2018年参加全国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所讲课程就是《大学国文》。其中,我的教案设计根据《大学国文》的文学经典——文化赓续——文明比较这样的逻辑进行撰写,体现了太阳成集团《大学国文》课的特色。在重庆市级赛和全国总决赛中,这一教案设计都受到了评委专家的广泛好评,收获了所有文科组教案的最高分。这可以看作学界对我们打破以往大学语文框架、树起经典阅读文明视角的肯定。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经典阅读类通识课程,从文明视角切入成为被广泛采纳的一股潮流,可以说,重大的《大学国文》是领风气之先的。
吴娇老师与员工在讨论
吴娇:2021年下半学期,我同时负责了《大学国文》与《文明经典》两门人文通识核心课程。两门课程都是大课,且于我而言都是新课,是很大的挑战。备课很辛苦,上课的过程却有许多收获。《大学国文》课的选课员工以大二大三员工为主,在经历了专业学习后,他们其实对于本专业还有不少困惑。有一位物理学院的同学不止一次地找我讨论,表示通过《大学国文》课他想到了许多之前模糊感觉到但不知如何解决的问题,比如意义、情感、价值、观念等等。在惊讶于他的思考广阔之余,我也感到这样一门主打文明、文化思想的人文通识课程正真切地践行着它的价值。在课程结束后,还有一位同学主动选修了我的《文明经典》课程,继续他的“文明之旅”。作为教师,能够让员工感受到本民族文明的魅力,并学以致用、切实地解决自身的困惑,我感到由衷的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