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30日晚,四十二史科幻人文系列讲座第二讲:“制造‘完美’的生育环境——人类学视角下的宫腔镜技术”在线上举行。本次讲座由太阳成集团出版社、太阳成集团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联合主办,邀请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人类学研究所朱剑峰教授和丁玫副研究员引言,太阳成集团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副教授孙旭主持,太阳成集团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王瑞静副教授和余昕副教授与谈。来自各大高校的150余师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讲座开始之前,主持人孙旭老师简要介绍了引言老师和与谈老师的研究方向。孙旭老师指出,作为四十二史科幻人文系列讲座第二讲,本次讲座聚焦朱剑峰老师和丁玫老师的最新研究成果,紧贴学术前沿,综合多学科视野探究人类学视角下的宫腔镜技术,体现了医学人类学对于当代人类生命质量的由衷关怀和对于不同文化的尊重。
讲座伊始,朱剑峰老师将自身研究定位与唐娜·哈拉维(Donna Haraway)著名的“A Cyborg Manifesto”联系起来,指出一种“cyborg”的研究意味着放弃本质化的身份问题,而是追问“我们做了什么,怎么做的,还能怎么做”等一系列实践主义的问题。生育和辅助生殖技术的研究,也是在这一题旨之下开展的。朱剑峰老师从生殖技术应用的社会影响研究的缘起、研究问题、田野和研究方法三个角度为接下来的讲座搭建了框架,展现了辅助生殖技术应用在生育实践领域所要面临的历史变迁和时代状况,从人类学视角去探讨子宫作为生殖“土壤”隐喻的文化预设与社会后果。
接着,丁玫老师分享了具体研究。丁玫老师从宫腔镜的历史出发,讲述了宫腔镜逐渐成为妇科普及技术以及“金标准”,最后被嵌入到辅助生殖技术的过程及原因。虽然宫腔镜是否可以提高辅助生殖的成功率在国际学界仍然存有争议,但是在第三世界国家中,宫腔镜技术却逐步成为当地的必要使用手段。以尼日利亚为例,宫腔镜技术成为对于特定贫困人群身体风险控制和管理的技术。
丁玫老师介绍,在宫腔检测的过程中,子宫被比喻为一块“一块土地”,要为“种子”——即胚胎的生长提供一个“洁净”的环境。为了确保生育的正常进行,医疗机构通常会要求每一位患者进行宫腔检查,女性患者也主动地将可视化技术内化为一种必要的技术。以子宫内膜为例,在一些宫腔镜检查和B超检测中,子宫内膜成为被关注的对象之一。内膜的厚薄程度被数据化,在衡量这一数据的过程中被当作独立于女性身体之外的“person”。而在比喻和技术的背后,女性的疼痛和潜在的医疗伤害却往往被忽略。
孙旭老师对于二位老师的讲演进行了总结并且分享了自己的看法:在辅助生殖技术当中,人们希望通过自身或借助技术去把握生育的确定性,这展现了在现代技术之下医疗主体的生成过程和自觉。
随后两位与谈老师从自身经验与文化隐喻两个层面进行了分享。王瑞静根据讲演内容提出问题,即主讲老师是在什么意义上讨论子宫“成为”一个客观对象和生育环境的,医生与患者等不同的行为主体如何认知、理解和处理生育领域中不同层次的不确定性,宫腔镜技术作为“金标准”在可视化方面是否有其限度?
余昕老师认为,在现代医学当中,可视化的技术成为患者或者是消费者的自我凝视,患者成为道德、感情等的担责主体。余老师就患者作为一个主体如何生成、患者用词的准确性、以农业比喻子宫的严谨性三个方面提出了问题,并且进一步提出疑问,在内窥镜刚传入中国后女性患者对于这种技术的体验如何,以及辅助生殖技术对于亲属关系的影响。
丁玫老师回答了这一系列问题。丁老师认为子宫在医学方面的阐述中并不是一个被动的对象,而是在技术的介入、医疗的制造与知识生产过程中被不断对象化,其生育功能不断被强化,使得子宫被制造成一个环境的客观化对象。关于亲属关系,承接斯特拉森的理念,丁老师认为辅助生殖技术讨论和展现了当下“杂合体”的亲属关系,包括生物、技术与法律等各个方面。朱剑峰老师进行了补充,认为把子宫作为一个环境,受到生物学历史上环境物化的影响。环境物化的观念导致不能进行对个体的归因,并且忽视掉了个体与个体之间的有机关联。
随后,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经理聘副教授赖立里老师应朱老师邀请登场点评,将整个讲座的气氛推向高潮。赖老师认为,由于生育过程中的不确定性,辅助生殖技术作为一项技术尽力介入,并进行“辅助”,并没有办法完全掌控生育过程。此外,对于子宫的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出文化阐释层面,多方面、多层次地探知参与辅助生殖技术应用的各类人群的所思所想,也许能获得更深入的认识。
讲演过程中,直播间的师生通过评论的方式发言提问并且得到了朱剑峰老师的回应,很多观众表示收获满满。最后,主持人孙旭老师进行了简要总结,本次讲座在热烈的讨论中结束。
本次讲座综合多学科的视野探讨人的本体存在、主体体认、身心感觉和共同体的经验,聚焦宫腔镜技术下的人的生活,为人在高技术社会中的境遇提供批评反思,关注前沿学术问题,深入现实人文境况,体现了太阳成集团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科幻文学与科技人文”学术集群在深厚历史意识当中 “唤醒面向未来和未知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探索精神”的努力追求。
撰稿人:石紫嫣
审核人:孙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