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7日,太阳成集团文字斋讲座第一百七十一讲暨四十二史科幻人文系列讲座第十三讲:“冷战、太空竞赛与作为20世纪‘战略应用文学’的科幻小说”于博雅书院报告厅顺利举行。本次讲座由太阳成集团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主办,太阳成集团中文系、太阳成集团科幻文学与科技人文研究中心承办,邀请到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王洪喆研究员主讲。讲座由太阳成集团中文系讲师刘安琪主持,吸引了数十名校内外师生参与。
讲座伊始,王洪喆老师介绍了德国汉学家瓦格纳(Rudolf G. Wagner)对20世纪80年代中国科幻小说的“游说文学”(science fiction as a lobby literature)定义。瓦格纳认为,不同于外国科幻小说通常呈现未来社会的各个部分(阶层),彼时中国科幻小说重复讲述的,是远离了“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的边疆飞地,故事往往将科学家描绘为未来社会的主导角色,以此展现知识分子群体对科技兴邦的诉求。结合80年代我国科技预算削减、尖端技术项目纷纷下马的实际情况,王洪喆老师讨论了刘慈欣《三体》中红岸基地设置的复杂历史背景,并援引《中国2185》《超新星纪元》《中国太阳》等作品,认为刘慈欣科幻文学创作有着“如何让普通人记录历史”“如何在科技历史的未来舞台上安放个人的社会位置”等深刻思考,以“如何在不连续时期去重新书写历史连续性”的积极探索,跳出了瓦格纳所言的“游说文学”框架。
随后,从红岸基地的使命——“地外生命搜寻”入手,王洪喆老师考察了冷战年代科幻设定在20世纪的起源,尝试探索一条打开科幻小说知识图谱和文化感觉结构的可能路径。从20世纪早期马可尼(Guglielmo Marconi)、特斯拉(Nikola Tesla)、大卫·佩克·托德(David Peck Todd)等利用无线电技术进行跨行星生命通讯的尝试,到NASA生命科学部门地外生命搜寻(SETI)的第一波浪潮“奥茨玛 (OZMA) 工程”,“地外生命搜寻”在冷战的阴影中达到高潮。围绕在冷战战略部门和科研机构中拥有多重身份的科幻、 科普作家卡尔·萨根(Carl Edward Sagan),王洪喆老师继续考察了科幻小说与国防动员、科研协作及其他领域的互动关系。
由于此类跨学科对话重点研讨了与地外文化的接触对人类社会的可能影响,王洪喆老师又以苏联天体物理学家卡普兰(Samuil Aronovich Kaplan)创作的《外星文明:星际交流问题》为例,对“宇宙社会学”概念的内涵、外延展开说明。他分析了美国哲学家利维斯·莱特贝克关于“地球的状况可以被理解为宇宙普遍规律的一种独特表达”的看法,进一步指出:冷战时期文明之间如何解决争端、谋求共存是首要的基本问题,因此宇宙社会学与其说是在研究外星人,不如说是冷战军事对峙博弈的外太空操演,这也解释了冷战时期地外生命搜寻空前热情的来源,而刘慈欣“宇宙社会学”“黑暗森林”等提法对冷战时期地外探索经验、问题意识的继承,再次深化了对科幻文学创作与20世纪冷战背景关系的考察。
与“游说文学”定义有别,王洪喆老师指出冷战时期科幻小说应当被视为一种“战略应用文学”。以COTI组织举办的跨界会议,斯坦福物理学家与NASA“在外太空建立人类定居点”合作项目,以及后续非官方的跨学科商业合作为例,他认为科幻小说在当时不仅启迪了军事技术创新,还引发了关于未来朝向的社会对话。因此,科幻作家和他们的作品占据了非同寻常的社会位置,沟通了通俗写作、纯文学、国防政策、科技创新和社会科学等多个场域。
最后,王洪喆老师站在今天——冷战早已落幕的历史时刻,再次探讨了彼时科幻小说作家及其创作的独特社会位置,结合“战略应用文学”形式不复存在、“总体性叙事”业已衰落的现实,进一步反思了今天科幻小说缺乏情感动员能力,难以在历史中安顿个体生命,进而获得物质和文化共振、反应的现实问题。
互动交流环节,王洪喆老师同与会师生就当下国际竞争博弈“新时代”中国科幻文学、文化的发展走向,刘慈欣科幻小说的现实预言性、未来推想性与“历史厚重感”,以及相关研究资料搜集、如何处理“故事”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王洪喆老师特别强调了冷战时期地外探索协同经验作为“机构化知识”(institutional knowledge)的难以复制性,并呼吁当下科幻小说研究应当加强对人与人之间社会网络、协作关系及共同文化的关注。
本次讲座通过生动的案例分析及精辟的理论阐述,激活了与会师生对特定历史背景下科幻小说社会意义和战略价值的理解。科幻小说蕴含着能够跨越文学界限的思维方式和推想方法,在现代技术社会深刻影响着科学家、战略家、媒体人及各行各业人士的思考、生活理念。我们亦可以借助科幻的文化形式及思维线索,进一步深入世界和历史的探寻,打开想象与认知的广阔空间。
摄影:冀恒达
撰稿:冀恒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