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4日晚,太阳成集团“批评理论与批评史”研究中心在博雅书院报告厅开展第三期第二次读书会。本次读书会主题是“艺术的慰藉:从悲剧的‘理念’到音乐的‘意志’”,主要围绕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三篇“世界作为表象再论”展开研讨。本次读书会由斯维老师领读,研究中心成员阮芸妍老师、石绘老师、张振老师、崔文骏老师,以及来自中文系、哲学系十余名硕、博士生参加了读书会。
中文系硕士生邹悦、博士生李艺进行导读。邹悦梳理了叔本华从艺术作为表象原理过渡到其艺术哲学原理的过程:叔本华哲学的建构离不开对康德哲学体系的借鉴及其化用过程中对柏拉图“理念”概念的引入,而艺术在其哲学中是一种“独立于根据律之外观察事物的方式”,也即主体越过杂多性直通理念的媒介。
邹悦
李艺围绕叔本华对于艺术的具体论述展开导读:叔本华认为理念是艺术的对象,通过艺术品,艺术家将其所把握的理念传达于人。同时,人的视觉不同于其他官能的感受,是知性的感觉,进而他指出光“是最纯粹、最完美的直观认识方式之客观的可能性”。李艺还梳理了叔本华对于建筑、园艺、故事画和雕塑等艺术的考察,建筑与园艺展现的是大自然原始的理念,即意志客体性最低的级别,而风景画和雕塑呈现出的是较高级别的理念之认识。邹悦补充了叔本华对文艺和音乐的论述。文艺借助概念成为理念的写照,其中,悲剧因其展示了“意志与它自己的矛盾斗争这一过程”,被叔本华认为是最高形式的文艺;而音乐则被其指认为是独立于所有艺术之外,作为“意志自身写照”的特殊门类。
李艺
在两位同学导读的基础上,斯维从叔本华与中国文学批评理论史的关系开启领读。叔本华讨论最为可取的由人物所处的位置和他们之间的关系引起的悲剧类型时,所举例子都不是由于滔天的恶行,而是由于人类某些常见的失误或缺陷,以揭示普通的日常生活的悲剧特征。这种对悲剧的日常性的强调,是莱辛之后的悲剧观念,即伊格尔顿所谓悲剧的民主化。针对音乐,叔本华认为其等同于意志,斯维老师指出这与谢林《艺术哲学》之间存在着某种对话关系,并影响到瓦格纳、尼采。斯维老师强调要回到叔本华所处的时代,即把意志其作为新的内在本质,以取代上帝、善、理性、灵魂等,因此不存在黑格尔式的为实现更全面的善而斗争的问题,而是意志与意志本身的斗争,表现为命运的偶然性和错误以及悲剧人物本身。同时,叔本华悲剧观念所透视出的也有古典悲剧观念向现代转型时刻的分裂。
斯维老师
在自由讨论环节。石绘在斯维导读的基础上,将叔本华与同时代谢林、黑格尔的比较中指出了叔本华的特异性,并指出叔本华对艺术价值的抬高,与19世纪后半叶的唯美主义浪潮及尼采、海德格尔到法兰克福学派等人对艺术的关注都有其内在的承继关系。石绘还就康德和柏拉图范畴的概念使用与叔本华的区别做出了辨析。其后张振对前两位老师所提及的叔本华与谢林、黑格尔的关联与差异处进行了补充和回应,并指出在叔本华在20世纪初引入中国时所引起的争论与同时期的儒佛论争中“如何理解生”的问题高度相关。在这个意义上,叔本华在20世纪中国思想界类似一种“幽灵的在场”。崔文骏从40时代废名对“生”的否定出发,对儒佛论争问题进行回应。斯维则引入晚清“生生主义”思潮与王国维对叔本华的扬弃视野。阮芸妍就叔本华“纯粹认识的主体”这一概念使用提出疑问,并由张振作出回应。邹悦就抗战期间的战国策派对叔本华哲学的借用问题提出疑问并由多位老师回应解答,李艺则通过对叔本华年表的梳理,分享了叔本华哲学中的现实面向。哲学系许嘉禾同学就“叔本华在理念之上引入意志是否是对柏拉图完满理念的分裂”及“为何早期尼采在意志这一关注上有别于叔本华”这两个问题进行提问,并由石绘与张振回应。
石绘老师、张振老师
阮芸妍老师、崔文骏老师、许嘉禾
本次读书会通过研读《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使同学们对西方美学史的脉络有了更清晰的把握,同时也对叔本华思想在中国的引介有了认识。在12月底由张振领读的第三次研读中,还会有新的内容与我们相逢,欢迎更多老师、同学的关注和参与。
撰稿 | 李艺、邹悦
审校 | 斯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