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系所设置 > 中国语言文学系 > 动态 > 正文
综述 | 后人类与数字时代的中国故事
日期:2023-06-20 18:11来源: 太阳集团7237网站 作者:


四十二史科幻人文系列讲座第七讲

后人类与数字时代的中国叙事


2023年6月13日晚,四十二史科幻人文系列讲座第七讲“后人类与数字时代的中国故事”在线上举行。本次讲座由太阳成集团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太阳成集团出版社联合主办,太阳成集团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教授李广益主持,中山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刘昕亭主讲。来自各大高校的百余名师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讲座开始前,主持人李广益老师简要介绍了刘昕亭老师的研究方向和学术成就。李广益老师指出,刘昕亭老师是当代西方文艺理论方向上成名已久的学者,对当前后人类思潮有独特见解。伴随近年来AI、基因技术等科技的深入发展,人类向后人类演化的态势已经成为科幻研究中的热点话题。在众声喧哗中,刘昕亭老师敏锐而深刻的理论解读更加难能可贵。

讲座伊始,刘昕亭老师介绍了本次选题的研究缘起。在阅读齐泽克新著《Like A Thief In Broad Daylight Power in the Era of Post-Human Capitalism》(中译名为《白日行窃》或《白日贼》)时,刘昕亭老师注意到,齐泽克选择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的《三体》作为开篇。由此切入,她将“后人类”作为一个涉及科幻与人文等诸多问题的论域进行研究,通过齐泽克对“非人”与“后主体性”概念的标举,探究“后索卡尔时代”人文理论介入科技话语的努力。



刘昕亭老师在本次讲座中回应了下述三个问题:其一,面对科技的冲击,人文理论如何回应“人类是什么”的问题?其二,“后人”与“超人”分别如何应对前沿科技的“突变”?其三,以《流浪地球》为代表的数字时代的中国故事如何展现对后人的未来想象?

第一部分中,刘昕亭老师重点介绍了“索卡尔-文本大战”引发的“后”学危机。1996年,美国物理学家艾伦·索卡尔(Alan Sokal)故意制造了一篇以后现代理论阐释量子力学的文章,竟然在《社会文本》成功刊发。这次来自科学家的挑战表明,“语言学转向”开启的非确定、非同一范式已经精疲力竭,一种带有科学主义倾向的实证研究再度笼罩人文学科。面对“索卡尔事件”对相对主义文化研究方法的冲击,西方理论家选择不同的后(Post-)路进行应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理论是“后人类”与“超人类”。



第二部分中,刘昕亭老师在分析西方理论发展脉络的基础上,分别介绍了“后人类”与“超人类”对“后学”危机的回应、齐泽克对“超人类”的反思及其共同展示出的三种令人不安的后人类倾向。后人类文化理论以唐娜·哈拉维(Donna Haraway)为代表,运用解构主义范式,认为社会和技术进步已经严重破坏了人类的排他性,传统人文主义以人为核心的观念被弃之若履。超人类科学家则以库兹韦尔(Ray Kurzweil)为代表,运用科学主义范式,寄希望于科技创新带来一种新型的、奇点的超人类智慧。齐泽克认为,“超人”的实质是“非人”,人类的内在限制使得借助科技剔除人类脆弱性以比肩机器的幻想不可实现,超人主义注定失败。齐泽克的后人类理论主张承认人类对比机器的不完美,正是成为完美的失败触发了人类超越机器和发明人工智能的冲动,推动了人类持续的自我超越。



“后人类”与“超人类”共同展示出三种令人不安的倾向:普罗米修斯的羞愧、算法新迷思与科技新话语。正如普罗米修斯面对造物超越自身的羞愧,面对机器人,人类也因自身的生理限制产生出一种终极却又简单的耻辱。在科幻电影中,人类不再是闪烁着最高智慧结晶的造物,机器正在展示它的优越。刘昕亭老师指出,这一概念诞生于核战争的阴影下,问题的坐标值得关注,即哪一种人类维度引导着当下对人类概念的讨论。算法新迷思则是去人类中心主义导致的意外后果,当代科学的自然主义似乎恢复了费希特和黑格尔最激进的唯心主义计划,即理性可以使自然完全透明的观念,齐泽克认为,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也不能倒向简单的机器中心主义。科技新话语代表着从征服到探索的转变,科技进步不再是技术统治大自然的征服之旅,而是充满了惊奇冒险、意外收获的人类智慧的星途大海。后人类思潮正在将人升华为一种纯粹高等智力的精神活动,在这个过程中人类被重新组装为后人。齐泽克对上述倾向的反思并非拒绝一系列二元对立被颠覆的新混杂状态,而是对机器不加警惕的倚重,当理论反击人类中心主义时,不应当转而皈依大数据或人工智能,当理论者勇敢解剖传统人文主义概念的虚假性时,也不能忽视操纵机器的看不见的手。

第三部分中,刘昕亭老师重点分析了《流浪地球》对传统人文困境的突破。齐泽克认为,当代西方伦理学正陷入《苏菲的选择》中的两难困境,即被迫从两者中选择一个,而刘慈欣在《流浪地球》中通过拒绝选择的方式突破了传统人文主义的选择。《流浪地球》将后人类想象置于一个充满悖论的危机叙事中,凸显了刘慈欣的后人类追问:极端灾变下,人如何作为人而存在?这一去道德的末日叙事,恰巧与数字时代西方正在进行的伦理转向相符合,呼应了科技挑战下的人文主义危机。对于正在陷入困境的西方世界来说,刘慈欣显示出来自东方的救赎力量。



讲座最后,刘昕亭老师与李广益老师就反人类中心主义的集中叙事进行了补充讨论。刘昕亭老师对反人类中心主义的四阶段进行了总结,认为在后人类时代依然可以保持对人类的一些基本信任,这恰恰是数字时代中国叙事中一个非常值得肯定的地方。在互动提问环节,会议直播间的师生纷纷提问,刘昕亭老师就非人与超人的概念辨析等问题进行了一一的解答与回应。主持人李广益老师简短总结后,讲座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结束。

本次讲座从“索卡尔-文本大战”引发的科学与人文之争切入,回应当前后人类思潮中后人与超人两种倾向及其所示范的科学与人文的双重性,对理解当下后人类思潮、探索中国科幻文学叙事具有重要意义,为太阳成集团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科幻文学与科技人文”学术集群的发展以及中文学科的守正创新提供了新的助力。


撰稿:韩笑

审核:李广益